為了健康,很多朋友選擇長跑,甚至參加馬拉松。但若一時心急,追求時間和速度的突破,很可能鍛鍊過度,惹上跟腱發炎,或者是脛骨役肌痛症。
有些跑手為了更快、挑戰自我,跑至熱紅腫痛也沒在意,雙腳麻痺也不停下來,腳踭部位的跟腱就給自己弄傷了,出現了各種跟腱發炎的症狀,甚至連落斜也做不到。現實中最慘痛的例子是跨欄王劉翔,長期密集式訓練令患處鈣化,最後在起步爆發時把鈣化的跟腱撕裂,運動生涯亦因此告吹。
其實在這情況下,除了跟腱以外,連接在腳跟內側至腳掌的脛骨後肌,也有發炎的可能。這些肌肉負責連接內足弓,只要腳掌碰地,就會劇痛難當。因為我們做後蹬的動作、躍起之時,這部位受到很大的拉力。這是缺乏鍛鍊小腿力量的後果,但即使是良好的跑手,也會因為力量、耐力不足而得到肌腱或脛骨後肌的炎症。
處理這些問題,首要是要有充足的休息,或可以選擇游泳代替涉及跑,而物理治療的電療亦可以提升深層軟組織的血液循環,幫助肌肉放鬆,達到抒緩炎症的效果。另外,一些體育用品,例如矯型鞋墊、良好減震的跑鞋,或在跑步後穿著壓力襪,都有幫助。
而治標的方法,是不要操練過度,循序漸進,速度及距離不能遞增太多,不能超過上星期的訓練距離百份之十。多做小腿肌肉的強化,穩定足弓部位。詳情可參考《如何增強我們小腿的耐力》。
Photo:http://www.rtl.fr
【延伸閱讀】運動受傷後如何搭配飲食?
(點擊圖片開始閱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