滑浪風帆是香港的傳統強項,但今屆奧運,香港代表盧善琳及鄭俊樑都是奧運新手,你認為香港能否在這項目再創佳績? 可介紹風帆運動香港的發展狀況嗎?
香港三面被海包圍,風力適合,有利滑浪風帆這項運動發展。當然,每個運動都要有梯隊建設,因為再強的運動員,生涯最多兩屆至三屆。自96年李麗珊奪取金牌起,第二代陳敬然都有好表現,2008年北京奧運會他最後一回合勝出,可惜與獎牌擦身而過。現在他也走到幕後成為教練,今屆的隊員算是第三代第四代。時代向前,總要給機會年青人機會,尤其風帆比賽海面變化莫測,要看他們臨場表現如何了,但最緊要是年青代表得到得到經驗。
現在風帆在香港都算普及,香港康文署不同的水上活動中心,有提供青少年梯隊活動的良好基礎。大尾篤、赤柱經常可看見十多歲的少年玩得似模似樣,非常純熟,所以會有人接班。奧運出賽代表只有兩個,但梯隊越闊,上層的能力會越強,現在的香港風帆競技水平,在世界範圍內,都是比較高的。
今屆奧運,你認為港隊在哪些運動項目有機會再下一城? 你看好香港在哪個運動項目會有表現?
我們要注意一點,奧運精神是更快、更高、更強,而不是為了贏。牌面單車,李慧詩是倫敦奧運的奬牌得主,有能力再下一城。乒乓球、羽毛球的本地青訓做得好,游泳幾個運動員都可能有好表現。總之記着,一場勝利,當中含有技術、戰術、體能、心理、臨場發揮、對手表現,與及運氣,所以觀眾不應該給予運動員太大壓力。
photo:hkolympic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