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瞭解自身的跑步型態很重要,畢竟每個跑者都有個人差異,不是非要練到完美的姿勢不可。跑者要找出各種影響表現的原因,例如跑完總是比正常狀況更加疲勞,或者身體感覺承受過度的張力。要檢視自己的狀況,只要做點小改變,就能獲得更快的速度、更好的效率與更多的成就感。
常見缺點:跳躍跑步
對於精力充沛的跑者,可能會自然地用跳躍的方式跑步,但這樣反而會浪費寶貴的力氣與動能一應該盡量使動作平順而穩定。
重要徵兆
-每次跨步膝關節都會抬到及腰的高度
-身體質心的軌跡比較像是彈跳而非平順的直線
影響層面
-力量被用來往上跳,而不是往前進
-彈跳所增加的張力可能會使肌肉拉傷
改善方式
-運用跨步跑訓練來改善跑步姿勢
-使用髖部肌肉來協調腿部動作,做出流暢的動作
-想像自己的步伐是掠過地面而非向空中彈跳
常見缺點:步幅太大
跨步距離越大未必越好,若足部著地點超前身體重心太多,會產生減速的阻力,並降低跑步效率。
重要徵兆
—腳跟最先著地
—著地時足部位於膝關節前面
—足部往上勾使小腿過度延展
影響層面
—過大的步幅會降低跨步頻率
—著地點超前重心太多,會使地面來的阻力傳遞至膝關節
改善方式
—運用跨步跑訓練改善下肢姿勢
—膝關節保持在步幅的前方,且足部位於身體下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