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走進健身室便跳上跑步機或其他帶氧器材,一做便是幾十分鐘,之後才到器械部做力量訓練。筆者不贊成也不反對這種做法,因為力量訓練及帶氧訓練的次序取決於你的訓練目的。
目標:要維持身體健康。
如沒有特別目的,建議先做帶氧訓練再做力量訓練。由於力量訓練會導致肌肉酸軟,會增加做帶氧運動受傷的風險。
目標:要減肥,消除贅肉。
有人説,減肥做帶氧運動便可。筆者絕對反對這種説法。力量訓練會使用肌醣。雖然不會直接燃燒脂肪,但如果身體肌醣缺少的時候做帶氧運動,身體便要以脂肪為帶氧運動的主要能量,令燃燒脂肪事半功倍。
如果是男士減肥,建議先做增加肌肉量的力量訓練,再做帶氧訓練。增加肌肉量可以增加新陳代謝,加速燃燒脂肪。女士不想變成「筋肉人」,可選擇訓練肌耐力,再做帶氧訓練,效果同樣顯著。
由於做力量訓練後,肌肉會出現疲勞。影響帶氧運動的表現。因此,當你做帶氧運動時,訓練強度要逐漸增加至合適,以免受傷。建議選擇單車機或太空漫步機來進行力量訓練後的帶氧訓練,以減低受傷風險。
目標:想增強耐力/帶氧能力,及增強肌肉最大力量。
建議兩種訓練分開兩日進行。由於你想專注增強某一種能力。該訓練必須令你有足夠的訓練刺激。如增強耐力,需要以高強度刺激心肺功能。訓練後,身體已疲勞,不能集中於力量訓練。如勉強進行,只會增加受傷風險。另外,最大力量訓練會令肌肉非常酸軟及有乏力的感覺,在跑步機上或其他帶氧器材上很容易發生意外,甚至受傷。
節錄自:《我的第一本健身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