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愛跑步的你,會為自己訂下各式各樣的目標:跑出更多公里、刷新個人紀錄,又或者是減掉二十磅脂肪——因為我們都熱愛挑戰。然而一旦目標達成,當初的動力和熱情很可能就隨之而冷卻,除非你肯效法成功跑手改變自己的跑步習慣。運動生理學家、運動營養學家、運動教練和《馬拉松訓練法》(The Marathon Method)作者Tom Holland說:「最成功的跑手,往往是那些堅持良好習慣的跑手。」
假設你下定決心要做好一件事,你應該更著重過程而不是結果。將一個終極的目標拆分成許多不同階段的小目標,如此一來,當你在過程中達成了這些小目標,便會獲得成就感,令你更容易支撐下去,直至達成終極目標。如果你一開始把所有集中力只放於最大的目標,當有阻礙出現時,你便會產生很大的挫敗感,就像在跑步比賽日遇上悶熱的天氣一樣。
一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,所得到的好處絕對不止於跑步方面。以下綜合了來自多位資深跑手和專家的貼士,教你如何學以致用。
成為晨跑健將
你今天本來想跑八公里,但家裡有事忙,工作很困身,加上一堆煩瑣雜事,令你的跑步計劃泡湯。你試過下班後去跑步,結果消化不良,晚上也睡不好。解決方法是:將跑步訂為每天第一件要做的事。
美國馬里蘭州跑步教練Lisa Reichmann告訴我們,早上跑步的人自我感覺十分良好。他們很享受這種「其他人還沒睡醒,我已經做完了一件事」的成就感。而且做運動會令身體產生安多酚,為接下來的一天提供更多能量,精力充沛。
先試試水溫—Reichmann建議,最初可以安排每週一至兩天在早上跑步,而不是每個早上。知道其餘五天可以晚點起床,會令晨跑那兩天比較不討厭。記得前一晚要早點睡覺,才可以保持動力,否則第二天睡眼惺忪地跑步,肯定苦不堪言。
準備充足—跑步前一晚,先將第二天要穿著的衣服、跑鞋和其他裝備都拿出來,翌日起床便不用東翻西找,沒有遲出門的藉口。將咖啡機設定到自動模式,這樣第二天起床便可以立即喝到新鮮熱辣的咖啡。鬧鐘放得愈遠愈好,可以強迫自己離開溫暖又舒服的床,減少賴床的機會。
並肩作戰—有朋友在等你一起跑步,是令你在起床後不會重新倒頭大睡的最大動力。與Reichmann一同在蒙哥馬利郡Run Farther & Faster運動中心任職跑步教練的Julie Sapper說:「跟『跑友』一邊跑步一邊愉快交談,可以令你忘記在那個既灰暗又冰冷的早上跑步的痛苦經歷。」
別操之過急—要培養新的跑步習慣並非易事。你的生理時鐘需要調節,尤其是改為早上跑步,身體大概需要三至四星期來適應。不妨選擇由春天開始新習慣,因為春天氣候暖和,太陽也會更早升起。Sapper補充,不是人人都適合晨跑,開始了一至兩個月之後,宜再作自我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