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在11月10日的日間完成了斯巴達障礙賽後,並在當日夜晚初試夜間通宵夜行 - 奧比斯「盲俠行」2018。
首次參加長達20公里,由沙田徒步步行至大埔大美督的夜間步行活動,原來並不是想像中如此吃力。今年盲俠行以懷舊作主題,沿途更有不同的經典及有趣的活動等著你玩。筆者跟你「盲」數「盲俠行」五大特色。
一. 懷舊場境拍攝專區
參加了「盲俠行」最好提早到賽事會場,那裏早早準備了幾個大型攝影專區,圍繞著70-80年代的主題,分別有學生課室,士多舖及玩具舖。同場更有大舞台安排了一系列的懷舊玩具表演,如極速搖搖花式表演。
二. 閃卡收藏
沿路有幾個checkpoint及補給站, checkpoint都會派特色閃卡讓大家收藏,而補給站則提供小食比大家補充體力。
三. 光影塗鴉站
走到半途,又有拍照區?有多特別?這次拍照特色是利用慢快門的攝影技術,參加者只需靜止30秒,而工作人員在周邊用光畫出花樣。這就即可影出一幅五光十色的光影塗鴉!
四. 蒙眼挑戰
每隊參加者先列成一直行,除了領行者,其他則須蒙著眼並向前走。因失去失去視覺,須加重對其餘感官。但期間會忽然感覺到毛茸茸的東西觸碰到手或腳,又忽然聽到雞鳴,令到蒙眼的皆傻傻大呼。途中都會聽到有樂隊唱歌。
輾轉之間已走過10公里
五. 正能量爆登的義工打氣團
走到大半路程,特別在凌晨3、4點時,一部分參加者幾乎全洩氣。不過,在不遠處的地方總會有一大推義工扮鬼扮馬,為沿途參加者加油下去。而無論走到哪處或正值深夜,義工們正能量完全爆登,全無疲態,並不斷支持參加者走下去。其中有扮裝成Mario,食「蘑菇」補充能量。
後記: 因沿途有不同活動需要等候,一場20公里的路程都需要走足6小時,筆者隊伍於晚上10點出發,而約凌晨4時才走至終點。整段路程難度不算高,保持清醒才是較難的一關。能夠堅持走到終點,全靠打氣團及「把口冇停過」的隊員幫筆者充充電。筆者清清楚楚感受到,當到達終點時那股興奮,但帶著倦意,迅速飆升至眼皮底下。有別於一般跑步或障礙賽事,充滿正能量及活躍氣氛的環境才是這場賽事的一大賣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