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科學的觀點來說,運動帶來的效果可以區分為二:
身體組織的變化—減少脂肪、肌肉變大等等
運動能力提升—肌力增強、耐力延長、攝氧量提高等
以上是持續運動、體能訓練一段時間以後,身體產生的變化。有良好的飲食營養,每次運動過程中,可提供營養素刺激肌肉生長。因此,營養與飲食對運動效果有很大的影響。
能量—肝醣
「能量」是什麼?以運動營養學來說,有兩種,是主要能量來源:
血液裏的葡萄糖(glusse)—血液的葡萄糖濃度又稱為「血糖值」。
肌肉、肝臟裡的肝醣—體內保存下來的碳水化合物,用以作為能量來源。相較於貯存在體內、不容易消耗的脂肪,碳水化合物的貯存量卻很少。
血糖幾乎是大腦唯一的能量來源。身體若要用脂肪作為能量來源,就必須要有碳水化合物。此兩點非常重要。
在運動過程中不補充碳水化合物,血糖值便會降低,長時間無法繼續運動。若補充碳水化合物,便能避免血糖值降低,讓身體運動更長時間。
運動前肌肉肝醣量愈多,運動到筋疲力盡的時間便越長。根據實驗,改變運動前的飲食組合,會使肝醣含量變化。只要在運動前攝取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,肝醣含量就會增加。若跑步之前肝醣含量較高,到了運動後期仍能維持高強度運動。就算每日進行的體能訓練也是如此,先儲足肝醣再訓練,就可以好好完成一開始設定的計劃。
參考自:「ジムに通う人の栄養学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