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做運動,壓力當然落在腳掌上,現在的功能襪,集中加強強後腳跟、前腳掌、腳掌側的厚度,讓壓力平均分散,降低衝擊。不同運動種類,就按其活動所需去保護、支撐、耐磨、透氣的位置,透過這些細節考量,能夠讓運動變得更安全、舒適。
慢跑襪
跑步對腳掌衝擊很強,如果襪子特別加強腳掌側的支撐,可分散足底衝擊的壓力,同時若腳背骨頭突出處加厚,增加耐磨能力,就讓跑步更舒服。而一些束着小腿的壓力襪有加強動作效率和減少肌肉晃動功能,不怕熱的朋友可考慮使用。
單車襪
踩車無需接觸地面,沒有直接衝擊腳掌,所以避震功能不是單車襪的重點,它需要的是足弓、關節的支撐,與及腳底的防滑。因此單車襪到腳底的耐磨和防滑膠珠是很重要的,而透氣和快乾也要兼顧,腳面位置也無需太講究。
籃球襪
籃球有許多跳躍、急停、變向的動作,對前腳掌依賴很大,所以前腳掌蹠骨的位置的保護是首要,同時打籃球容易扭傷腳踝關節,所以踝關節有加強彈性的會比較合適。
足球襪
踢足球就是多用腳,而且不斷的跑、腳面和腳內側不斷與球面接觸,對雙腳有很大的衝擊。因此,足球襪最需要全方位的保護,加厚腳面、腳趾公位,與及在腳弓位加強彈性,以達緊貼功效是最重要的。
登山襪
千里之行始於足下,登山的襪子腳底耐磨是非常重要,而高山或會也擔心失溫,所以不少登山者在裏面再穿一對絲襪,而羊毛制造的登山襪保暖最佳,也有足夠的防摩擦作用,但香港比較少用到這種襪子,基本上顧客有需要才會選購。
多功能運動襪
偶爾散步、慢跑,只要選擇加強腳趾包裹,強化了前腳掌、足跟避震的,就可達減緩長時間走路的疲勞。
上述的功能襪的分類只是大概,大家應掌握這些原則,再針對自己狀態選擇,例如曾經扭傷腳踝的人,應選擇對足踝關節保護特別好的襪子;長時間走路的應選強調避震的襪款。最後,就筆者所見,市面上強調功能的襪子,有時為了款式設計忽略保護性和耐用性,但價錢就是提升了,各位選購時還是應精明一點,按自己所需選擇。